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2019年05月14日08:48 来源:重庆日报
原标题: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赴重庆实地考察调研,并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总书记强调,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攻坚战质量。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吹响了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集结号。这是2015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脱贫攻坚工作第六次亲自主持召开跨省区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新境界,为丰富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作出了新贡献,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是我们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其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的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丰富的时代内容和思想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为什么要脱贫、如何脱贫、如何保证脱贫效果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两个确保”的目标、“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六个精准”的扶贫方略、“五个一批”的实践路径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总结了“六个坚持”的基本经验,提出了脱贫要从方法路径上重点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重要问题。这些重要论述,涵盖脱贫攻坚的奋斗目标、战略任务、工作格局、政治保障、科学方法等方面,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将治国理政思想贯彻到扶贫开发领域,并把解决贫困问题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中,融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战略目标、战略步骤等方方面面,构成其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是对贫困问题现象和本质、解决贫困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作出理论阐释的科学学说。对于资本主义的贫困问题,马克思最早从制度层面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限制等原因,马克思只是分析了当时制度下关于城市工人阶级的贫困问题,而对于像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国家并没有给出可供直接借鉴的现成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放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的高度,念兹在兹、亲力亲为、领战督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中国扶贫工作具体问题的成功典范。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中国的贫困问题,并结合中国实践,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基本内涵、实践路径和基本经验,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充分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携手消除贫困,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的大国担当,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作出了新贡献
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反贫困作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毛泽东提出了共同富裕的具体设想;邓小平丰富了共同富裕的思想,并首次提出了制度性贫困以及中国反贫困的总体战略;江泽民尤其重视开发式扶贫以及瞄准对象由贫困地区向贫困人口的转变;胡锦涛立足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赋予了反贫困新内涵、新路径,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自我革新的创造精神,针对当前我国贫困问题的新特征和反贫困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提出要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等基本经验。这些基本经验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是对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新拓展,是对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的新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既是理论之基、又管实践之用,为做好扶贫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指导下,脱贫攻坚的责任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帮扶体系、社会动员体系、全方位监督体系、考核评估体系全面完善,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扶贫模式不断涌现,发展生产扶贫的主攻方向更加明晰,易地搬迁扶贫重要补充作用更加明显,生态补偿扶贫的双赢之策更加显现,发展教育扶贫治本之计更加有力,社会保障兜底扶贫基本防线更加稳固。从2012年末到2018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1.7%,贫困地区面貌改善显著,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根本信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新时代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必须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在脱贫攻坚的冲刺阶段,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牢固树立“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价值追求,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
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依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来,已经使7亿多人摆脱了贫困,占世界脱贫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第三世界国家、正在开展脱贫攻坚的国家和人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治理贫困的中国方案,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精准减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已实现数亿人脱贫,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中国将发挥好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等国际减贫交流平台作用,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更加有效地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交流分享减贫经验。这充分彰显了高度的责任担当。新时代脱贫攻坚展现了我国贫困治理体系的巨大价值,在实践中形成的经验为有效解决贫困这一世界难题提供了科学方法。
(责编:王珂园、常雪梅)
0 条评论